新闻速递

News Republic

23

2025.09

河传学子获评“鹿泉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9月23日,石家庄市鹿泉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会在河北传媒学院鹿泉校区召开。鹿泉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世国、政治处主任聂亚琼、李村镇政府安全发展办主任牛书江,河北传媒学院校长助理张川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会。
会上宣读了对河北传媒学院艺术体育学院学生赖炜桢、程祥阳见义勇为表彰通报,授予两位同学“鹿泉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表彰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救落水者的担当行为。
随后,赖炜桢作为学生代表上台作事迹报告,深情回顾了6月19日晚与程祥阳共同救人的全过程。他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或许还没有能力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迈开腿;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道理,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新时代的青年,有担当、敢作为”。
鹿泉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世国在讲话中指出,赖炜桢、程祥阳两位同学的行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他强调,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希望两位同学能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也期待更多青年能以他们为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河北传媒学院校长助理张川号召全体同学以赖炜桢、程祥阳为榜样,牢记青年使命,践行初心担当,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中国好青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希望的年轻一代”。
此次表彰会不仅是对两位同学先进事迹的肯定,更向全校师生传递了“见义勇为、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河北传媒学院将以此次表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持续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更多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校训精神,在新时代展现青年担当,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查看详情

22

2025.09

我校举办“世界舞台的中国叙事”专题讲座

9月19日,我校特邀新华社联合国分社原社长、联合国记者协会副主席马建国先生,在兴安校区作题为《世界舞台的中国叙事:新华社联合国分社原社长联合国见闻》的专题讲座。新华社河北分社陈丽华、王小明,国际传播学院师生参加了讲座。

马建国先生围绕“世界舞台的中国叙事”这一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国际传播与驻外经历,通过生动案例深入阐释了中国立场在国际议题中的表达方式与跨文化沟通路径。讲座结束后,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改婷代表学院正式聘请马建国先生为客座教授。

此次讲座深化了我校师生对国际传播实践的理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查看详情

22

2025.09

我校学生在“高教社杯”短视频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9月21日,“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现场交流活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在这场汇聚全国高校精英的赛事中,河北传媒学院学生邱一凡凭借出色表现,斩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大学生运用外语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邱一凡同学在国际传播学院苏银娜、王雪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创作出富有创意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

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用青春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此次获奖,充分彰显了河北传媒学院学子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实力,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担当。
查看详情

19

2025.09

我校外籍教师受邀参加“机遇中国·美丽河北”河北国际文化周开幕式

9月11日,“机遇中国·美丽河北”河北国际文化周在北京开幕。我校三名外籍教师佩德罗、卡贝拉、约拿单代表学校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亲身感受燕赵文化的底蕴与现代河北的魅力。
文化周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活动、文化对话活动、文化展览活动让我校外教深感震撼。他们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对河北乃至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感谢学校提供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让他们能够走出校园,深入了解燕赵文化,感受河北的开放与友好。
查看详情

17

2025.09

我校与中国传媒大学携手打造2025“新新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宣传片

日前,由河北传媒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联合创作完成的2025“新新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AIGC宣传片《跨越时空的长传》在新华社平台发布。该片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为核心,通过创新视听语言展现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旨在为赛事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与青春气息。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两校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深度融合与探索精神。
河北传媒学院数字艺术专业教师苗文汇、焦俊皓担任本次宣传片的AIGC导演,统筹创作方向与技术实现。同时,作为技术指导,为AIGC应用的落地提供专业支持。学生祝赫则在项目中主要负责AIGC动画的设计与生成工作。师生协同合作,确保了作品的艺术质量与技术完成度。
此次跨校合作不仅展示了AIGC技术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也为传媒艺术教育提供了产教融合的新范式。作品以“时空长传”寓意足球运动与历史文化的双向赋能,进一步凸显了青少年体育事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活力,为未来媒体内容创作与赛事宣传提供了创新思路。
查看详情

16

2025.09

河北传媒学院召开2025年迎新志愿者培训动员会

为进一步做好2025级新生入学服务工作,提升迎新志愿者的综合服务水平,9月11日下午,校团委在兴安校区组织召开2025年迎新志愿者培训动员会。
培训会对迎新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从迎新流程设计、服务站点分布、志愿者岗位职责、安全纪律要求及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进一步帮助志愿者明确工作内容、掌握服务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培训动员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志愿者们的思想、凝聚了力量、明确了任务。全体迎新志愿者表示,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青春担当融入迎新大局,在服务中彰显责任,在奉献中书写担当,为迎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查看详情

15

2025.09

我校两项课题获批河北省体育局立项

近日,河北省体育局正式公布 2025—2026 年度河北省体育社科研究课题立项名单。其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晓院长牵头的《河北省 “十五五” 体育法治规划专题研究》成功获批重大课题立项,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张晨蕾老师申报的《新媒体视域下体育传统文化传播现象及对策研究》获批重点课题立项。这是我校在体育领域科研立项上的重大突破。此次重大课题与重点课题的成功立项,是相关学院领导和教师艰苦努力的结果,也同学校长期以来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今后,我校将继续以高质量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为河北省体育事业发展及体育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查看详情

10

2025.09

我校播音主持专业师生在第七届“诵读中国”河北省选拔赛中揽获14个奖项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河北省选拔赛的获奖名单。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表现优异,共斩获14个奖项,其中,教师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大学生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另有5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河北传媒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办,本届大赛的主题为“典耀中华,赓续文脉”,河北省选拔赛由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教育厅共同组织,旨在引导大众亲近中华经典,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通过参赛,充分展示了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深厚功底,也体现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我校将持续深化中华经典教育,将诵读、讲解等文化实践融入育人全过程,为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河传力量。
查看详情

10

2025.09

我校举办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

为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水平,9月5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河北师范大学李秋石教授和冯超副教授通过“讲座+交流”方式系统讲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三门课程。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主要为2025年首次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辅导员等共120名。
李秋石教授基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课程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要求,围绕课程核心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系统阐释了高校教学方法的实操路径与教师能力发展的进阶逻辑,实现了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的有机统一。同时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教案撰写的规范性、教学实施的策略性、板书设计的逻辑性、教姿教态的专业性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维度,与参训教师开展深度研讨与经验分享。
河北师范大学冯超副教授分别就《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学》两门课程开展专题授课。他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及考核要求,采用“思维导图”与“讲授+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
此次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与成长契机,也对我校参训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师职业素养培育、教学技能与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查看详情

10

2025.09

校领导寄语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9月8日下午,河北传媒学院在兴安校区组织开展了“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教师座谈会。校长李锦云、党委书记赵红星、副校长兼总督学毕根辉与来自各二级学院(含直属教研室)的教师代表济济一堂,共度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由校长助理兼工会主席刘瑞红主持。
座谈会上,校长李锦云对广大教师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表示敬意,同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李校长通过具体事例指出,教师要不怕吃苦、不畏艰辛,强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呼吁大家对教育事业怀抱真诚,“用心用情用力”投身教学。
党委书记赵红星强调,广大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工作当事业干,争做“四有”好老师,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传媒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副校长兼总督学毕根辉在与教师们交流时提出,在铸魂引路的征程上要把对学生的关心落到实处,要重点在“爱岗敬业、教学相长、与时俱进”三个方面着力,并注重思政元素与AI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他还特别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与会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座谈会上,校长李锦云、党委书记赵红星共同为荣获2025年度“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查看详情
 

共 71 页 703 条记录,每页显示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