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要闻

School News

23

2025.09

我校研究生连续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近日,我校研究生在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连续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在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七届河北省研究生艺术创意大赛中,2023级艺术硕士邱琬婷、陈司晗、张威等同学创作的纪录片《康巴草的凝视》荣获二等奖;2023级艺术硕士耿瑞阳、刘煜龙、田子航同学创作的AI创意短片《无重力之诗》荣获三等奖。校长李锦云应邀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
《康巴草的凝视》以青海格尔木德都蒙古族牧民的转场生活为题材,通过影像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草原生态与游牧文化的深厚底蕴。《无重力之诗》运用艺术手法表达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赞美,体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同期,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2023级艺术硕士陈司晗、王婧伊、卢宇组成的参赛团队,经多轮激烈竞争,在全国初赛(选拔赛)中表现优异,荣获二等奖,潘顺磊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校在跨学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持续努力和显著成效。学校将全力支持研究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与核心竞争力。
查看详情

14

2025.09

金秋启新程,青春筑梦行!河北传媒学院暖心迎接2025级新同学

九月的风裹挟着初秋的清爽,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河北传媒学院的校园。在这满载收获与期待的时节,河北传媒学院以满腔热忱与细致筹备,敞开校门,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2025级新同学。
精英集团董事长翟志海等集团领导与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等校领导深入一线,将关怀落到实处。他们仔细询问迎新各环节的推进情况,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叮嘱大家做好服务保障。同时热情与新生及家长攀谈,耐心解答疑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学校对迎新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新同学的殷切期待。
迎新现场的每一处,都有温暖在流转。党员志愿者们主动亮明身份、冲锋在前,以更高标准践行“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他们与其他青年志愿者一道,用灿烂的笑容迎接新生。从接过新生手中的行囊,到引导前往报到点,从解答校园生活疑问,到协助完成手续办理,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校园里,成为迎新季最动人的风景线,让新生深切感受到,这段大学旅程从一开始就不孤单。
报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专业精神。他们以严谨细致的态度核对新生信息,确保每一项数据准确无误、每一个流程规范高效;细致耐心咨询答疑,围绕学科特色、课程体系、成长路径等内容提供全面讲解,帮助新生明确未来学习方向;妥善落实住宿安排、餐饮供应、校园服务等生活事宜,用专业与爱心让每一位新生都能安心踏入大学之门,开启人生新篇章。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愿你们在河北传媒学院的时光里,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怀揣“仰望星空”的憧憬,保持“脚踏实地”的坚定,在这片充满艺术与创意的土地上,不断突破自我、勇往直前,用汗水浇灌希望之花,用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奔赴属于你们的星辰大海!
查看详情

03

2025.09

河北传媒学院认真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河北传媒学院积极组织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看大会直播,共同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当激昂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电视屏幕前的师生们自觉起立,庄严肃穆地高唱国歌,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与崇高敬意。“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让师生们深受鼓舞。
在观看过程中,师生被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也为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晓感慨地说:“我们既要铭记历史,也要展望未来,就像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要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菲表示,观看阅兵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鸿说。
河北传媒学院后续还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抗战精神,持续开展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师生将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行动,激励师生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肩负起传媒人的使命,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查看详情

28

2025.08

汇聚全球影坛智慧 共探电影艺术“新生”:2025外国电影研究年会在河北传媒学院举办

8月23日至24日,“2025外国电影研究年会”在河北传媒学院举办。本届年会由河北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艺术》杂志社共同主办,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生:全球电影艺术重构与跨媒介演进”。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李洋教授,《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谭政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张燕教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迅,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钟大丰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文化与科技融合学院院长林大根教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院长范倍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爱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博士生导师石嵩教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昌松教授等50多所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60多名教授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本次年会。河北传媒学院常务副校长王锡朝教授,副校长王彰平、李兴国教授、李建平教授以及影视艺术学院的13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
本次年会分为开幕式、主题论坛、专家分论坛、青年学者论坛、闭幕式五个环节。开幕式由李兴国副校长主持,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教授主持。我校人工智能学院督学翟雅楠、院长高贺胜及影视艺术学院汪帆教授、马明杰教授等先后在主题论坛、专家论坛和青年论坛发言。
在开幕式上,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洋教授、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先后致辞。李锦云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电影正在经历一场系统性变革重构,如何平衡技术与艺术及商业关系、重塑观众审美感知已成为学界核心议题。她表示,唯有坚持开放合作、文明互鉴,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影视人才,推动中国电影学术与国际的深度对话。宋智勤常务副主任代表中国影协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致辞,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指出外国电影研究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电影发展、培养新一代电影学术和创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借此平台进行深入的比较与思考,希望形成更多原创性学术成果,为电影创作与产业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政策参考。
在主题论坛、专家论坛环节,围绕“电影艺术新生”主题以及外国电影研究方法、AI影像生成、运动长镜头演进、巨物美学、韩国电影观众性、北欧“小国电影”模式、区域电影案例等问题,11位教授专家进行了主题论坛发言,有19位教授专家在2个专家分论坛上进行了发言。现场观点激荡、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在青年学者论坛环节,与会的30多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世界电影历史新探、世界电影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前沿、数字环境下的影像接受与感知变革、迷影文化的跨国旅行与数字迷影等四个专题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得到专家的点评与指导,使青年学者开拓了研究思路,受益匪浅。
在大会闭幕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年会是一次集全国外国电影研究专家学者智慧、富有成效的学术盛会,并用“场域”“聚焦”“交流”“启发”四个关键词总结:“场域”,河北传媒学院精心打造的物理空间及其与四家主办、两家承办等共同支撑所形成的学术交流机制,为开好年会奠定了良好基础;“聚焦”,年会内容体现为对世界电影细分领域的深度学术探讨;“交流”,年会实现了中外教授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有效推动了学术的代际传承与创新;“启发”,年会研讨具有达成“启发”之效,显著拓展了与会者的研究视野,为外国电影研究开拓了新局面。
本届年会是2023年、2024年在我校举办的外国电影研究年会的继续,延续了高水准、严谨的学术传统,为中外电影学者开展深度学术对话提供了高层交流平台,对不断提高我校科研创作水平和学科实力、浓厚学术氛围产生了积极作用;对推动我国电影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培养电影学术和创作人才、促进电影文化的国际交流和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坚定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作用。
查看详情

18

2025.07

声明

近期,网络上出现部分自媒体账号及网络群组,未经学校授权,擅自使用“河北传媒学院”“河传”“Hebic”等学校名称(包括但不限于中英文全称、简称及其他能构成联想的名称)校徽等标识运营校园表白墙、QQ群组、微信群或校园集市群等。该类平台或账号可能存在广告营销、信息失实等多种问题,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环境,存在误导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的风险。为保障广大师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声誉,特此声明如下:
一、学校设有官方网站和官方新媒体平台用于发布信息。信息发布渠道包括河北传媒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河北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招生办)、视频号(河北传媒学院)、微博(@河北传媒学院)、抖音号(河北传媒学院)等,学校所有正式通知、公告及相关信息均通过上述官方渠道发布。
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未经学校授权而使用学校名称和标识的网络平台账号侵犯了我校的合法权益,有关网络账号应当立即停止运营并删除所有相关信息。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我校授权,严禁使用“河北传媒学院”“河传”“Hebic”等指向性文字和带有我校校徽图像标识在QQ、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建立账号、发布信息或从事经营活动。对于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学校名称和标识的单位或个人,学校将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任何因上述侵权行为导致的纠纷和后果,均由侵权方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四、学校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开设关联学校及二级学院的“表白墙”“校园墙”“校园集市”“万能墙”“二手群”“考研资料群”“新生群”等账号,其运营管理与学校无任何关联。请广大师生和群众提高警惕,务必仔细甄别,不随意添加此类账号,不参加其宣传的活动,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务损失。
五、百度贴吧、微博超话、知乎话题等涉校讨论专区皆为网络互动平台,非学校官方运营平台,请广大师生和群众依法合理使用。不轻信谣言、不转发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共同维护学校声誉。因侵权行为引发的纠纷和造成的后果,学校保留进一步追究有关责任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提高警惕,注意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注意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要随意泄露个人隐私。
特此声明
河北传媒学院党委宣传部
2025年7月18日
查看详情

01

2025.07

我校艺术硕士研究生参与创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于6月30日22:30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重磅首播,并同步在央视频全网推出。值得关注的是,我校影视艺术学院四位艺术硕士研究生作为实习生加入导演组,参与了该片的创作工作。

 

图片2.jpg

《寻古中国·齐鲁记》共5集,每集30分钟。纪录片聚焦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山东临沂跋山遗址、泰安大汶口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系统阐释了这片土地上的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齐鲁文明对中华文明形成的突出贡献。

 

图片3.jpg

在此过程中,我校刘亚丹、赵冉、崔久涵、阎瑾玉四位艺术硕士研究生在总导演张晓颖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了文字稿的整理校对、选题资料的搜集研究、分镜头脚本的撰写构思,并运用AIGC技术辅助实现传统意象表达、采访拍摄等工作。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更让他们亲身体验了大型纪录片创作的严谨性与细致度,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实战经验。

通过与央视顶尖团队的合作,同学们极大地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综合能力,深化了对艺术创作与技术融合的理解。这并非我校学生首次参与央视《寻古中国》系列项目。此前,影视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沙嘉杰和敦钰霖已成功参与了该系列第二季《水下考古》的导演助理工作,其表现获得了摄制组的良好评价。

此次合作项目是我校“产教融合”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校内导师与行业一线专家的深度协作,彰显了影视艺术学院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河北传媒学院将持续拓展与高端平台的合作渠道,为学子们创造更多参与高水平实践项目的机会,助力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传媒与艺术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查看详情

26

2025.06

河北传媒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校园开放日暨全国艺术类高校联合高招咨询会

6月25日,河北传媒学院兴安校区1200平米演播厅内气氛热烈,2025年校园开放日暨全国艺术类高校联合高招咨询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所高校齐聚一堂,为河北省艺术类考生提供权威、专业的招生咨询服务。

 

640 (1).jpg

 

微信图片_20250625191725.jpg

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王彰平在致辞中对各高校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建设成果与发展规划,强调河北传媒学院将与各兄弟院校携手,共同为高考学子搭建优质的报考服务平台,助力他们实现艺术梦想。

 

微信图片_20250701215816.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215819.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215824.jpg

本次咨询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各高校招生办老师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提供精准报考指导。此外,河北传媒学院各二级学院院长及专业负责人全面介绍学院特色与专业优势,让考生深度了解学科实力。最后,通过直播的形式,带领线上的考生和家长“云游”校园,向无法到场的考生及家长展示了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与先进的专业实践设施,实现了咨询服务的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50701215828.jpg

作为一站式报考服务平台,本次咨询会有效缓解了艺术类考生的报考压力,用专业、贴心的服务获得线上线下考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可。

 

查看详情

18

2025.06

河北传媒学院举行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月18日,河北传媒学院在兴安校区1200平米演播厅举行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李锦云出席并讲话,党委书记赵红星、政府督导专员贺海宏等全体校领导参加典礼,与2025届毕业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副校长高晓峰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618190434 拷贝.jpg


6T9A0734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212549 拷贝.jpg

校长李锦云在致辞中回顾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历程,李校长指出,同学们见证了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推进“8+6育人工程”综合改革等重要发展时刻,也在“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理念中成长,在“专业与产业融合、课堂与舞台融合、教学与创作融合”的培养模式中蜕变。李校长强调,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有良知、守道义、重文化、强技艺、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希望同学们牢记“传媒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道义”的校训,在新时代浪潮中保持奋斗精神和守正创新品格,用专业智慧服务社会,坚守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500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504 拷贝.jpg

毕业典礼上,常务副校长王锡朝宣读《河北传媒学院关于准予2025届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学生毕业的决定》,副校长兼总督学毕根辉宣读《关于表彰2025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副校长王彰平宣读《共青团河北传媒学院委员会关于表彰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决定》,校领导为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为受表彰的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引导、支持和鼓励广大河传学子为祖国扎根基层,立大志服务西部。

6T9A0489 拷贝.jpg


6T9A0510 拷贝.jpg


6T9A0530 拷贝.jpg


6T9A0500 拷贝.jpg


6T9A0516 拷贝.jpg


6T9A0556 拷贝.jpg

学位授予仪式成为典礼的核心环节,副校长李建平宣读《河北传媒学院关于授予2025届毕业生学位的决定》后,主席台全体领导分别为52名研究生代表和208名本科生代表颁发学位证书并行拨穗礼,象征着学术身份的正式转变,也为毕业生在河北传媒学院的学业画上圆满的句号。

6T9A0570 拷贝.jpg


6T9A0625 拷贝.jpg


6T9A0650 拷贝.jpg


6T9A0641 拷贝.jpg

影视艺术学院周子琨、新闻传播学院崔明朔分别作为本、硕毕业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离开母校的不舍和对未来的信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晓作为教师代表寄语学子,向毕业生送上了真诚祝福。

6T9A0611 拷贝.jpg


6T9A0577 拷贝.jpg


6T9A0582 拷贝.jpg

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前,“2025毕业快乐嘉年华”活动率先登场,通过设置毕业打卡墙、才艺展示、特色互动等多个环节,让毕业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重温校园时光,为毕业典礼拉开了温情序幕。典礼结束后,举办了“青春翱翔 奔向远方”毕业联欢会,通过舞蹈、朗诵、合唱、服装表演等精彩节目,展现了河传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毕业生送上真挚祝福。

微信图片_20250618185302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443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456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411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435 拷贝.jpg


6T9A0845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421 拷贝.jpg


微信图片_20250618181403 拷贝.jpg


6T9A0967 拷贝.jpg

查看详情

23

2025.05

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王磊一行赴河北传媒学院调研

 5月22日,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一行到河北传媒学院现场调研,实地参观考察了新闻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并进行座谈交流。精英集团、河北传媒学院校领导以及省广电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精英集团翟志海董事长对省广电局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精英集团的发展历程、战略布局以及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他表示,集团始终坚持“教育报国”的初心,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李锦云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她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实践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通过项目制教学、大师工作室等创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学生作品不仅数量可观,且多次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奖,充分体现了教学成果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希望通过与省广电局的深度合作,为传媒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王磊局长结合当前工作要点,着重介绍了微短剧市场的发展态势。他指出,为加快培育微短剧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省广电局正积极研究政策、部署工作。希望河北传媒学院能发挥专业优势,与省局在微短剧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传媒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据悉,自2019年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以来,省广电局和河北传媒学院在融媒体建设、影视项目开发、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持续深入协作。双方通过影视剧拍摄、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活动、课题共研等合作方式,构建了“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实践落地-成果转化”联动机制,对推动传媒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查看详情
 

共 26 页 255 条记录,每页显示 10 条。